教學目標
- 培養被社會接受的正確行為及態度;
- 發展良好的社交及群處能力;
- 改善溝通能力及自我照顧的能力;
- 學習接受指示、明白符號意思及增強學習能力;
- 學習解決困難,增強適應力以便適應環境轉變;
- 提高工作能力及獨立生活技能。
輔導程序
- 行為觀察
- 課堂觀察
- 能力測量評估
- 訂定評估基線
- 設計個別學習計劃
- 舉行家長座談會,讓家長了解輔導計劃方向
- 進行輔導教學
- 進行評估及回饋,修訂輔導教學計劃
- 個別約見家長,共同商討輔導計劃的跟進方法
教學方法/模式1. 個別輔導
輔導範圍包括學前訓練、自理訓練、溝通訓練及行為輔導等。
2. 小組輔導
輔導範圍包括溝通訓練、感知肌能訓練、學習技能訓練、思維訓練、社交訓練等。
3. 大組輔導
輔導範圍包括溝通技能訓練、多元化的體能活動訓練、音樂律動訓練、社交及群處技能訓練、遊戲訓練、資訊科技訓練等。
4. 聯袂教學
為減低師生比例,由兩位教師在同一班內施教,幫助有需要的自閉症學生儘快適應課堂學習,例如語文、自理、常識及美術與設計等。
5. 課室支援
為了使低年級的自閉症學生儘快適應課堂學習,資源教師會進入課室協助他們參與學習活動,支援科目包括體育、音樂、電腦科等。
6. 跟進輔導
如自閉症學生有突發的行為問題時,資源教師會隨時提供協助及跟進。
7. 大型活動
每年舉辦多次大型活動,並邀請家長參與親子訓練,讓家長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如何訓練子女。 評估
- 十階段能力測量評估
- 行為觀察/課堂觀察
- 輔導訓練記錄
- 課堂混合評估記錄 (學科/術科)
訓練要訣
- 重視家長的積極參與,資源教師會與家長共同研討及設計跟進輔導計劃,務使輔導目標及方向達一致性,讓學生的學習更暢順和有效。
- 在輔導過程中,資源教師會透過學期初的家長座談會及學期尾的家長約見,與家長定出全年學習目標及總結學習成效;平日會利用電話聯絡及面談,與家長交流子弟在校內日常的表現,祈能達到與家長互動溝通的目的。
- 採用整校取向模式,資源教師會與校長、教育心理學家、教師、社工、護士、言語治療師、職業治療師、家長及精神科醫生共同磋商,訂定輔導方法,使訓練更見成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