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
按學生能力分組,並按其能力設計合適的學習目標及活動。
運用情境教學法,透過體驗式全方位學習活動,在實際環境中接受相關任務,例如設計旅遊的路線、模擬購買戲票的過程、協助籌劃老人探訪等,讓學生從不同的學習經歷中建構知識、掌握技能及培養正面態度,並加強培養共通能力,為畢業後獨立生活作好準備。
教師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(同質/異質),讓組員互相討論和合作,例如一起設計膳食餐單、討論旅行地點等。希望透過小組活動及同儕協作模式,讓學生能在朋輩的互相指導及鼓勵下,增長知識,提高學習興趣及效能。
初中
初中的課題均以實用操作為主,強調實境中學習及生活應用,以致能有效地加強學生自己的類化能力,期望學生能於日常生活中實踐。為及學習內容兼具實用性和趣味性,除了課題生活化,亦加入工具的使用,運用工序分析法及觀察法進一步加強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,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,拆細工序並加以練習,提升學生使用不同工具的熟習性及安全意識,從而加強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及解難能力。